admin 发表于 2024-12-9 21:26:58

WindowsX86内核08.内存隔离和分页机制

权限问题ring0~ring3 权限我们可以认为一个软件有 代码段 + 数据段 组成, 有时候还有堆栈段,但是堆栈段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数据数据段的权限一般只有 读 或 写,没有执行的权限 Read,Read/Write代码段只有 读 或者 执行 的权限,没有写的权限 Execute, Execute/Read我们想让数据段去执行断码是不可以的,没有这个权限,所以我们不可以把代码写到栈里面去执行,cpu是这么设计的内存隔离Process1 => 段描述符表1 => GDTR(LIMIT)Process2 => 段描述符表2 => GDTR(LIMIT)切换进程就是切换 GDTR ,我们要访问A进程 就把 GDTR 切换成A进程的,如果要访问B进程 就把 GDTR 切换成B进程的
[*]GDTR本身就会影射一块物理内存, 这样 A,B进程分别映射不同的一块物理内存,这样就隔离了
[*]如果每个进程 都给一个 段描述表(GDTR) 大概一个进程极限大概需要 0.5m的空间来存放 GDTR 表,但是不是每一个表都需要这么大,所以 GDTR 中种的 limit 就是控制 表的大小的
段选择子
[*]我们给每个进程规定了 4G 的线性空间,叫线性地址(虚拟的),在者4个G里面 高2G会共享,低2G可能只会用一点点
[*]那我们怎么做到内存共享呢,让段描述表指向同一个位置,这就代码 A 进程的 段描述表 和B进程的 段描述表 将会有一半是一样的表项,还不能不填,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那么如何节省这个空间呢
[*]我们可以高2G 不隔离, 低2G隔离,这样我们可以把 段描述表 分成2个 一个 是 高2G 大家共用的一个表,一个低2G 各自自己的表,这样表的打小就减少一般,即共享的定义成全局变量,不共享的定义成局部变量,但这样查表就变成了2个,CPU怎么知道表地址在哪,所以 解决办法就是在增加一个寄存器 , 一个寄存器保存共享表的地址,一个寄存器保存各自进程表的地址,切换成就只要切换 各自进程表的地址就可以了
[*]GTDR (全局) 和 LDTR (本地) 2个寄存器就是分别保存 共享表 和 各自表的地址
[*]既然有2个表就会造成一个问题 我们查表会用到寄存器 CS 和 DS 那他们 是哪一个表的下标呢

[*]解决办法就是 CS中 拿出一个标志来判断是访问哪一个表,这样 CS 就不能叫下标了 ,所以改名叫
Segment Seletor(段选择子)
[*]RPL 就是请求特权级 (0~3 环) 他跟 段描述表中的 DPL (描述符特权级) 相同才能操作
[*]DPL (描述符特权级) ring3 rpl = 3 ring0 = 0
[*]CPL(当前特权级) 当前CPU 所处的特权级是几环
[*]所以我们发起一个内存访问的时候 ,拿 RPL 和 CPL 作比较,比匹配的话就不需要去查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寄存器的格式为
[*]
[*] 0~2 位   2字节:   RPL 请求特权级
[*] 3 位          1字节 :   TI 访问哪一个表0是 GTDR    1是LTDR
[*] 4-15         13字节:    Index 下标

CPU访问内存的完整流程例如CPU访问 778E1E53 处的代码 段寄存器 CS 的值为 23
[*]23:778E1E53 这样CPU就得到逻辑地址
[*]接着CPU 把 CS的值当做 段选择子去拆
​ 23 => => 0000 0000 0010 0011 => 0000000000100 0 11​ => Index = 4 TI => 0 RPL => 3
[*]因为 TI = 0 ,所以CPU要去拿 GTDR 表 ,并且要拿到表的大小
[*]我们在根据 GTDR 的值 去获取对应下标的值 GTDR + Index * 8
[*]拿到段描述符后就可以去检测了,上按上节课的格式进行解析

[*]首先检查 P 位,看段是否存在
[*]接下来检测 dpl 看特权级是否正确
[*]再检测 type 内存权限,看是否能读
[*]再看 偏移是否越界 即查看 778E1E53 的值是否超过 limit 的大小 ,检测是否越界之前还得先看 g 粒密度

[*]检测没问题了就可以访问了,要访问地址就得取出物理地址 , base32 + 778E1E53 => 物理地址,就可以访问该物理地址的数据了
所以
[*]ring3 段寄存器 RPL = 3 TI = 1
[*]ring0 段寄存器 RPL = 0 TI = 0
因此当我们3环切到0环权限的时候操作系统改一下 CS 就可以了3环和0环想要共享数据,段寄存一致就可以了Windows系统
[*]想要在3环断下来 只需要在3环程序触发异常就可以,因为 windbg可以调3环程序 可以在3环通过 __asm int 3 创造异常,主要在系统运行3环程序,就可以断下来了
[*]某个段寄存器给0的话 表示弃用,所以微软段描述的第一项总是不用用来设置一个无效的段寄存器值
ring0: gs = 0 fs=30 es = 23 ds=23 cs = 8 ss = 10ring3: gs = 0 fs=3b es = 23 ds=23 cs = 1b ss = 23 所有段寄存器低2位肯定是 3 ,不然特权等级不对我们可以看到 es (附加) 和 ds (数据) 2个段是共享的 , fs (teb) , cs (代码), ss(栈) 是隔离的虚拟内存微软没有使用ldtr => 弃用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 =》 分页 =》 物理地址
[*]我们线性地址有4个G,但是在 当时那个年代,电脑真正的内存可能 1G都没有

[*]所以就会有一个问题: 当一个程序运行需要 2G以上内存时(例如游戏)就跑不动,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虚拟内存的概念,就是把硬盘当做内存使用

[*]虽然运行程序 需要2G内存,但是并不是2G内存并不是现在都要用, 我们可以把当前正在用的内存放在内存里面,剩下的可以先放到磁盘里面,一般系统会建一个文件管理,要用到的再从磁盘读回来
[*]现在内存在高,都会默认开启分配一个虚拟内存的功能,可以关闭,但是很容易导致程序跑不起来
[*]实现虚拟内存最难得一点就是 判断那些内存现在没用 第2点就是怎么快速交换,所以早期虚拟内存是很普及,因为,交换效率很低,太卡了,但是如果硬件来解决交换的问题
[*]
[*]即cpu给每个内存访问的时候加个标识,就可以知道哪些内存没有被访问,即暂时没用
[*]还有就是怎么实现快速叫唤呢?原来的分段就不能用了,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段 0~1G ,我们发现这1个G的内存没用,我们就把这1个G的内存放磁盘上,待会要用的时候再搬回来,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太多了没办法一次搬完,需要拆分多次. 所以我们要高效的访问硬盘,所以就提出了页的概念, 页就是硬盘能最高效访问数据时的单次的大小,最开始是4K,但是后面内存大了 也可以是 2m 或者 4m,但是一定是 4k的倍数
[*]因为硬盘是以扇区为单位存储数据 一个扇区是 512bytes, 即从硬盘上读1字节数据和512字节数据速度上是一样

[*]简单来说我们这么做就是要 把段定长
[*]分页是为了支持虚拟内存功能
[*]操作系统要用虚拟内存功能就多了一项分页管理,不用就没有
[*]操作系统要支持虚拟内存功能,那么我们的内存寻址就是
[*]
[*]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 =》 分页 =》 物理地址
[*]分页也同样具备内存权限 和内存隔离的功能

[*]但是微软任务,分段 管理成 线性地址在通过 分页管理 有点多余,因为有2套内存管理,那么能不能 直接
​ 逻辑地址 => 分页 => 物理地址 ,这样更加高效,这样不用转2次
[*]但是CPU并不承认上面的想法(不要段表),因为没有段表CPU会直接断电,那微软是如何绕过这个机制呢
[*]
[*]第一步,把LDTR 废掉,内存不隔离,只留一个 GTDR 这样cpu可以查表,让他全部从 GDTR 中查
[*]我们可以用 dg 0 100 命令 (windbg 提供的直接查看 段描述符表的指令 0 100 是段选择子)

[*]0008 00000000 ffffffff Code RE Ac 0 Bg Pg PNl 00000c9b0010 00000000 ffffffff Data RW Ac 0 Bg Pg PNl 00000c930018 00000000 ffffffff Code RE Ac 3 Bg Pg PNl 00000cfb0020 00000000 ffffffff Data RW Ac 3 Bg Pg PNl 00000cf3ring0:0~4G RE    BASE = 0ring0:0~4G RW    BASE = 0ring3:0~4G RE    BASE = 0ring3:0~4G RW    BASE = 0cs:0x778E1E5C= 0 + 0x778E1E5C = 0x778E1E5C逻辑地址偏移 = 线性地址(不包含 fs, fs的base 不是 0 即 逻辑地址 != 线性地址)1.微软不用LDTR表不代表其它操作系统不用2.GDT系统描述符,它不止内存管理,还有其他功能微软只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让他避免了分段      


[*]
[*]微软把分段关了,不然就要开启分页,否则,内存权限,内存隔离就都没了
怎么用intel提供的功能完成分页内存管理微软并没有用分段功能所以分页是微软的重点,他就靠分页功能完成内存管理开分页微软给了一些控制寄存器CR0 CR1 CR2 CR3 CR4除了CR0 其他的暂时用不到,只有0环有权限问题,3环是不能操作的CR0 PG = 0 关闭分页功能 PG = 1 开启分页功能
[*]PG PAE PSE 3位的组合将决定了不同的方法
[*]以下表格 X 表示 标志位不重要,不需要去看

PG(是否开启分页)PAE(物理地址扩展)PSE(是否开启大分页支持)PS (决定是大分页还是小分页)LA (线性地址)PA(物理地址)PageSize(分页大小)
0XXX3232X
100X32324K
101032324K
101132324M
111032364K
111132362M

[*]PG 是否开启分页 0不开启 1开启
[*]PAE 是否开物理地址扩展 0不开启 1开启
[*]PSE 是否开启大分页支持 0不支持 1支持
[*]PS 是否为大分页 0不是 1是
[*]这个表随着年代的发展,不断的在加,不断的在改
关闭物理地址拓展不能直接改寄存器,因为这样代表的设计变了,但是系统不知道,那么系统就崩了关闭要通过启动项来改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Debug Entry nopae" /noexecute=alwaysoff /nopae /fastdetect /debug /debugport=com /baudrate=115200关闭之后在进入 该启动项进行调试CR08000003b =>1000 0000 0000 0000 0011 1011PE 第0位 0 实模式 1保护模式PG 第31位 0不开启分页 1开启分页CR4000006d9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110 1101 1001PSE 第4位 0不支持开启大分页 1支持开启大分页PAE 第5位 0不开启物理地址扩展 1开启物理地址扩展分页要解决的问题权限问题ring0~ring3权限代码段 Execute, Execute/Read数据段 Read,Read/Write堆栈段 Read,Read/Write每一页的大小已经固定了,所以不需要 limit 了所以只需要表 物理地址 + 权限就够了4K的页,低12位一定是0 ,首地址必定是 4K的倍数 ,那这样 我们用高20位就可以了即 高20位放物理地址 低 12位放权限要映射4G内存 ,那么表就 需要 4G / 4K = 1M 项那所以分页表总大小是 4M ,而且 4M必须连续,因为他是把它当数组下标访问,不连续就没法当下标访问4K 分页情况内存隔离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分页表所以创建一个进程首先就要给 4M 的内存来做表一个进程不一定要用到4G的内存,但是表我们还是要给 4G,因为要保证内存连续,因此要怎么降低表大小呢微软设计出了一个新的数据结构用来放表分页格式表举个例子: 假设有个数组,下标是四位 0x1111 (表示线性地址) 那么下标 的取值是 0~15ary = {1,2,3,4,5....};我们查表就是拿下标 0~15 去下标访问数组不是必须得一次性给,我们可以先给8项,不够的话再给 8项ary = {1,2,3,4,5,6,7,8};ary = {9,10,11,12,13,14,15,16};但是这样下标不连续,没办法直接下标寻址,那么要怎解决呢那就是把四位的下标 拆成 2位 +2位其中2位 用来表示 第一个数组的下标 ,另外2位用来表示另一个数组的下标ary = {1,2,3,4,5,6,7,8}; 0~3ary = {9,10,11,12,13,14,15,16}; 0~3=>ary1 = {ary2,0,0,0}; 0~3 (0x11)ary2 = {1,2,3,4}; 0~3 (0x11)这样我们要访问 2 就可以试 0x00 01拿2位(0x00) 在 ary 里面 拿到 ary2 的 地址 , 在拿2位(0x01) 从ary2 拿到2的地址通过上面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数组可以不连续了,而且下标也能用了(拆成2分)如果4项不够了,我们还可以加一个数组ary1 = {ary2,ary3,0,0}; 0~3 (0x11)=>ary2 = {1,2,3,4}; 0~3 (0x11)ary3 = {5,6,7,8}; 0~3 (0x11)-我们要访问6 可以 0x0101拿2位(0x01) 在 ary 里面 拿到 ary3 的 地址 , 在拿2位(0x01) 从ary3 拿到6的地址不够的话就可以按照这种格式继续加ary1 = {ary2, ary3, ary4, ary4}; 0~3=>ary2 = {1, 2, 3, 4}; 0~3ary3 = {5, 6, 7, 8}; 0~3ary4 = {9, 10, 11, 12}; 0~3ary5 = {13, 14, 15, 16}; 0~3这样我们只需要一开始给 ary1 这个数组就可以了,这个数组很小,剩下的后面慢慢给就行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表填满了,大小反而变大了,因为多了 ary1 (数组地址表),但这样情况很少,大部分进程其实都用不到,所以大部分进程还是减少了很多空间页目录表和页表再结合上图,可以可以看到有2个表offset 就是记录页内便宜的例如:线性地址 为 0x00401123 = 0x00401000 + 0x123那分页表只需要只需要描述 ,线性地址的页首地址在物理的那个页首地址就可以了 ,我们的页首地址 + 12位的偏移就可以算出 物理地址了就是LA(线性地址)和PA(物理地址)都是以页为单位管理的,没有必要描述LA的内存偏移,只需要描述LA的页首地址在PA的那个页首地址,而这个偏移就等价于物理地址+偏移.所以就可以认为任何一个线性地址的低12位作为偏移,它必然也等于物理地址的偏移.线性地址的低12位 = 物理地址的低12bit比如有一个内存地址是804e3a42,那么这个内存的物理地址的低12位必然是a42在表里只描述页首地址的映射就可以了分页目录表各位的作用分页表各位的作用可以看 页目录表 和页表的格式都是一样的P 第0位 是否存在 0无效 1无效R/W 第1位 内存权限 0 Read/excutable 1 Read/write/excutable (这也是window系统任何一个地址都可以执行代码,任何一个内存都可以写,因为分页功能没有标志位来设置只读不能执行的权限,他只有2种权限)调试器的内存断点,不可以把一个内存设为只写不能读,他的设计就是 把 P 设为 0,拒接访问,然后CPU访问就会产生异常(没有内存读断点,设不了,因为要设读断点,内存要改为不可读,可内存没这个属性)U/S 第3位 用户和系统(ring0 或 ring3)第12~31 物理页首地址(脂肪20位原因是 低12都是0)剩下位目前没什么用6页目录表(PDT)) Page Directory Table页目标表每一个项我们称为 PDE Page Directory Entry分页目录表的地址 就保存在 寄存器 CR3 中 同理 多核CPU中 每一核都有一个 CR3 寄存器6页表(PT) Page Table页表每一个项我们称为 PTE Page Table EntryCPU查表流程例如: 代码段 地址是 0x8003f010 那么CPU是如何将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1r cs 查分段表 代码段 CS = 0x0000000082dg 8 选择子是8 ,CPU 就会去查 描述符表低8项Sel Base Limit Type 1 ze an es ng Flags0008 0000000 ffffffff Code RE Ac 0 Bg Pg P N1 00000c9b3检查后,拿到 base 0000000 + 0x8003f010 = 0x8003f0104r cr0 查看是否开启了分页cr0 = 800000115r cr3 从上面cr0最高位位1 ,说明开启了分页,就是获取2个表了cr3 = 00039000 cr3指向的是物理地址,假如他是虚拟地址,那我们得先查表才能得到物理地址,那表的地址我们不知道,所以矛盾,所以表地址只能是物理地址6!dd 39000 查看物理地址,如果读取失败那可能是这个表还没做好(至少需要开机到log页面) ,在去动脉钙化总读物理地址可以用函数 MmMapIoSpace 即 MOV EAX, CR3; MmMapIoSpace(eax) ,可以用 mov 指令是因为 CR3是 32位的不想 GDTR7拿到地址后 低12位保持不变 把中间拆成2个10位 8003f​ 8003f =》 1000 000000 0000111111 所以 这20位中的的高10位 是 页目录表下标 PDE index = 0x200低 10 位是 分页表下标 PTE index = 0x3F8!dd 39000 + 0x200 * 4 获取分页目录标 0003B1639看一下p位是否为 1,是否有存在页表 ,可以到到最低为1,存在10!dd 003B0000 + 0x3F * 4 获取分页表信息 ,高20位拿到物理地址 003B0000最低四位是 3=》 0011 p 1 有分页 r/w 1 可读可写可执行 u/s 0 0环11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物理首地址 0003f000 + 010 =》 3f010![`ILAISI8PAG.png可以验证,我i们查表是没问题的!pte给一个虚拟地址,让调试器告诉我们页目录表项 和 页表项 在哪可以看到跟上面我们查的结果是一样的内存隔离问题,分页问题32位内核08 - 内存隔离问题,分页问题
[*]昨天解决了权限问题,软件权限有ring0 ~ ring3,但是还有内存权限
[*]内存权限就是昨天表里的GDT表里的Type字段解释; 它分为代码段和数据段的权限,那么就可以认为一个软件是由代码段+数据段组成 一般还会有一个堆栈段,但是堆栈从本质来讲放的也是数据
[*]数据段权限
[*]
[*]只读 Read

[*]
[*]可读可写 Read / Write

[*]
[*]数据段是没有可执行权限的,因为数据段是不可执行代码的;这么设计是合理的

[*]代码段权限
[*]
[*]可执行 Execute

[*]
[*]可读可执行 Execute / Read

[*]
[*]代码段要么可执行,也么可读可执行

内存隔离问题
[*]解决内存隔离问题也可以通过昨天的段描述符表,也就是让每个进程拥有自己的段描述符表,这样每个进程用自己的表,互不干扰
段描述符表是从GDTR来的,但是GDTR只有一个,所以切换进程的时候就要把GDTR改成要切换的那个进程的 要切换到A进程就把GDTR改为A进程的表,要切换到B进程也同理GDTR本身就会映射一块物理内存,所以A进程映射自己的物理空间,B也映射自己的物理空间 但是这个段描述符表也挺大的,大概一个进程要0.5M(512K)的内存.所以在GDTR里就设计了LIMIT就解决了这个问 题(不是所有进程都需要这么大的空间的); 那么这样的话A进程可以给1K,B进程可以给2K这样.但是不可以给这么小...因为在内存设计里,给每个进程规定了4G的空间,这个叫线性地址(虚拟的),但是这个4G里高2G是要共享的.低2G它 可能就用一点点.而要做到内存共享的话就要把段描述符表指向同一个位置. 这就代表A进程的段描述符表和B进程的段描述符表将会有一半是一样的表项,而且还不能不填.这就造成了浪费.. 要节省这个空间的话可以选择把两个进程的表写成一个表,但是就会有内存隔离问题 那么就把高2G不隔离了,低2G隔离,英特尔提供了解决方法首先把段描述符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程共用的,一部分呢是进程不共用的,这样表大小就减少了一倍 这样的话表的地址就变成两个了,CPU通过LDTR寄存器来获取第二个表的位置GDTR寄存器表示进程共用的表的地址,LDTR表示进程不共用的表的地址,那么切进程的时候就切LDTR寄存器就可以 了L和G就是一个本地,一个全局 昨天遍历的就是所有进程共享的
[*]LDTR和GDTR结构一模一样
[*]查表(既然有两个表那么查表的话就会有问题)
之前查表是用 cs ds es这些段寄存器来做下标的,但是现在有了两个表,就不知道cs是GDTR表的下标还是LDTR表 的下标了.思路很简单,就是从cs里取出一位做一个标识,到底是访问那个表 cs(TI = 0) or cs(TI = 1) 那么这个cs就不能叫下标了,它改名叫段选择子(Segment Seletor)TI = 0 访问GDT TI = 1 访问LDT 段寄存器一般只有0环才能修改,3环不让修改段选择子格式 其实还有一个叫CPL,就是当前特权级,意思就是当前CPU所处的特权级是几环 所以当发起一个内存访问的时候 一般拿RPL和CPL做比较,如果这两个都不匹配了就没必要查表了段选择子的13位是表示下标,TI是1位,RPL是两位
[*]CPU访问一段内存的完整流程
假设当前EIP是778E1E53;cs = 23 先读代码,也就是要读内存,于是就拿到了地址:0x778E1E53,当然地址还不够,还要拿到它的段寄存器. 因为读的是代码,所以拿的就是代码段寄存器cs,这样CPU就得到了逻辑地址 23:778E1E53;接下来CPU就会把段寄存器当作段选择子拆开 23 ==> 0000 0000 0010 0011 ; 转为段选择子格式==>0000000000100 0 11 这样就得到了它的下标是4,TI是0,RPL是3,也就是3环 TI = 0 就查全局的表于是就开始读这个内存了,当前特权级和RPL也匹配,都是在3环 接下来CPU就会先拿到gdtr表(假设gdtr表地址是8003f000) 并且还要拿到表的大小(假设是3ff;那么它的范围就是0~3ff,但是算这个要+1,因为这个大小肯定是8的倍数,0也 得算进去). 下标是4,就是第4项,那么就是8003f000+4*8;这样就拿到了描述符;然后就要拆成段描述符做检测就是CPU从这个地址读取数据,然后按段描述符格式做解析. 第一步会先检查P位. 检查段是否有效 然后检查特权级 检查特权级是否对应 再检查type. 检查内存属性 最后还要看偏移是否越界. 就是查看778E1E53有没有超过段的limit 但是要看limit的话还得看G字段(是字节还是4K) 检查都没问题了就可以访问了,要访问地址的话就要取出物理地址,物理地址的话首先要取出base32. 这样就拿到了物理地址的段首地址了;然后 + 778E1E53 去读数据就行了; (base32+778E1E53 => data) 所以基本上每个字段都用上了 这就是CPU访问物理内存条的全流程所以3环的段寄存器的特点就是它的RPL肯定是3,而0环的段寄存器是RPL肯定是0
[*]
[*]环和0环要共享数据的话只需要段寄存器一致就可以了

[*]Windows段寄存器的设计
用WinDbg调试系统 当它断在0环的时候发现 gs=0; fs=30; es=23; ds=23; cs=8; ss=10; (附加段es和数据段ds在微软的设计上是不区分的)0就是无效的段寄存器,微软在gdtr的第一项给的是无效的(都是0);这样的话某个段寄存器给0的话就表示弃用 所以微软的段描述符表的第一项总是0,用来设置一个无效的段寄存器值通过观察上面的段寄存器,它们的值并没有低两位都是0. 其中es和ds是3环和0环共享的当它断在3环的时候(在系统里开一个计算器,然后把进程强制切换到它{.process /i /p 进程对象}). 发现 gs=0; fs=3b; es=23; ds=23; cs=1b; ss=23 3环的段寄存器低两位肯定是3,如果不是就会造成特权级不匹配所以就会发现在3环的程序里段寄存器低两位肯定是3;而ring3和ring0:fs,cs,ss是隔离的. 同时发现3环的ldtr是0,也就是没给表的地址,这就表示微软并没有使用ldtr而是把它弃用了分页和虚拟内存一个逻辑地址通过分段变为线性地址,然后再通过分页变为物理地址 当然分页可以不开 所以也可能是: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物理地址)而分页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分页: 线性地址是有4个G,但是那时候的电脑不一定真有4G内存,而2000年左右差不多电脑有1G内存 如果玩游戏的话,假设一个游戏需要2G内存,但是电脑只有1G内存,游戏就跑不动了,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虚拟内存的概 念.(虚拟内存就是硬盘当内存用.这个可以自己在电脑上设置的.就是那个盘里拿出一些空间当内存用) 虽然游戏运行需要2G内存,但是这2G也不是都要用的.就可能现在用个1M或1G,那么剩下的数据就放到磁盘上.一般 系统会建一个文件(pagefile.sys),当它要访问的时候在拿回来虚拟内存这个功能最早是微软发明的,当时它用软件实现的,实现虚拟内存的功能最难的一点就是判断那些内存现在 没用.第二点就是如何完成快速交换.所以早期虚拟内存并不是很普及,因为效率低,是在太卡了如果硬件来完成这个事的话,就会很高效; 就是CPU给每个内存访问的时候加个标识.这样时时刻刻就能知道那些内存没用了. 至于实现快速交换,那么原来的分段就不能用了. 假设定义了一个段 0~1G,当发现这1G的内存没用,就会把它放到硬盘上,要用的时候在搬回来.但是这样的话有问 题,因为太大了太多了. 所以要高效访问硬盘.微软就提出了页的概念;一页肯定是硬盘比较适合比较高效的一个访问大小.最早设计一个页是 4K.但是后面内存大的时候一页可以是2M也可以是4M,(它肯定是4k的倍数). 4K这个结果得出是因为硬盘是以扇区为单位存储数据的一个扇区是512bytes;4K是4096刚好是512的倍数.简单来说就是页是定长的,内存管理的时候页内存不要就整页放到磁盘上,要拿回来就一整页拿回来 所以分页是为了支持虚拟内存功能操作系统作者要不要支持这个功能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要分页就是: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 =》 分页 =》 物理地址 不分页就是: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物理地址) 就多了个分页管理.CPU肯定提供了这个功能,但是用不用在于操作系统作者了而Windows也是支持这个功能的;但是支持了以后内存寻址就变成了 逻辑地址 =》 分段 =》 线性地址 =》 分页 =》 物理地址 那么分页也同样要支持内存权限和内存隔离... 于是微软发现分段管理完权限转成线性地址还要再通过分页来管理,这就有两套内存管理了.有点多余了 它想要直接: 逻辑地址 =》 分页 =》 物理地址;这样来完成,把分段直接去掉. 但是不做段表CPU是不承认的,也就是操作系统如果不给GDTR的话分页就不用谈了,CPU直接就断电了.所以不用分段是不行的.而微软则用方法,巧妙的绕过了这个机制
[*]
[*]机制解释

[*]第一步先把ldtr废掉了,不要内存隔离了只做一个全局的GDTR表,这样的话CPU可以查表了,全部都从GDTR里查. 在WinDbg里可以用 di命令,来直接看段描述符表:dg 0 100 ; 0 100就是段选择子
[*]于是微软就做成了下面这样 0008 00000000 ffffffff Code RE Ac 0 Bg Pg P Nl 00000c9b 0010 00000000 ffffffff Data RW Ac 0 Bg Pg P Nl 00000c93 0018 00000000 ffffffff Code RE Ac 3 Bg Pg P Nl 00000cfb 0020 00000000 ffffffff Data RW Ac 3 Bg Pg P Nl 00000cf3 也就是 第一项: ring0 0~4G RE BASE = 0 第二项: ring0 0~4G RW BASE = 0 第三项: ring3 0~4G RE BASE = 0 第四项: ring3 0~4G RW BASE = 0
[*]对3环程序来说它的查表肯定会命中0018和0020这两项里,是一定具备权限的 对0环程序来说查的就是0008和0010,也是具备权限的 那么3环和0环的段寄存器就固定了,然后它的BASE都是0.
[*]CPU去查这个表就已经没有权限问题了. 假如要读取的地址是:cs:0x778E1E53,这个得到的BASE就是0;也就是0 + 0x778E1E53; 通过上面那4个表项可以得知: 任何一个逻辑地址通过查分段表就会得到一个线性地址.;所以逻辑地偏移 = 线性地址(不包含FS) 也就是778E1E53通过英特尔这个表一查完得到的线性地址还是778E1E53.这就等价于废了 微软就是通过这样来绕过这个机制的.
[*]所以在微软操作系统里逻辑地址等于线性地址,但是不是绝对的;FS是个例外,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的BASE都是0
[*]既然把分段关闭了,那么分页必然要开启.
[*]
[*]开启分页功能

[*]微软主要靠分页功能来完成内存管理的.
[*]微软提供了寄存器叫控制寄存器 CR0 CR1 -- 保留 CR2 CR3 CR4 这些寄存器只有0环能访问
[*]CR0里有一位叫PG位. 如果 PG = 1就表示开启分页,如果PG = 0就表示关闭分页 所以微软操作系统CR0中的PG位必然是1 CR4中有一个PAE位和PSE位
[*]有些位是给64位用的,暂时不用管 它有一个表,用来解释这些字段,但是表罗列的是32位和64位混合的,所以有些位暂时用不到.就大概罗列一下
[*]PG PAG PSE PS LA PA PageSize 0 x x x 32 32 x ;如果PG位为0,就说明没开启分页,就不用看了 1 0 0 x 32 32 4k ;PG开了PAE没开,只有两种情况,要么4K,要么4M 1 0 1 0 32 32 4k
1 0 1 1 32 32 4M
1 1 1 0 32 32 4k
1 1 1 1 32 32 2M
[*]PSE表示大分页支持:就是超过4K的; PS给0就是4K,PS给1就是4M 如果大分页没开启的话,PS为就不重要了,写什么都是4K PAE是物理地址扩展 决定页的大小,所以在Intel手册里支持的分页大小有4K有4M还有2M
[*]4K分页情况
[*]
[*]
[*]4K分页情况从上面罗列的情况来看只有两种

[*]PG PAG PSE PS LA PA PageSize 1 0 0 x 32 32 4k ;PG开了PAE没开,只有两种情况,要么4K,要么4M 1 0 1 0 32 32 4k
[*]在XP里右键我的电脑就能看到物理地址扩展,看到这个就代码PAE是开着的,但是4K里它是不能开的,所以要先关闭它 关闭的话不能直接改控制寄存器.要通过启动项来改,在启动项里加一个 /nopae.关闭后再启动就要选择nopae模式
[*]要看它到底关了没就看CR0就行,但是还不清楚它在第几位.手册里有详细说明
[*]
[*]
[*]CR0结构


[*]
最低位是PE位(1bit);0就是实模式,1就是保护模式 ;没有开启保护模式分页就没有意义. 最高位是PG位(31bit)CR4结构PAE在第5位(5bit)PSE在第四位(4bit)
[*]分页要解决的问题和分段是一样的,都是内存隔离和内存权限
每一页的内存大小已经固定了,所以就不需要limit了,这就表示表可以做的更小,只要描述物理地址和权限就够了..那么这个表的大小就是4个字节因为物理地址要32位的,权限哪怕给1位这个表大小都是8个字节,但是4K的页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低12位是0.所以就可以认为页的首地址必然是4K的倍数,这样的话只记录20位地址就可以了(CPU在读的时候补上3个0就行了),然后权限就是12位的了,这个表就是4个字节了.这个就叫分页表.分页表要支持映射4G的内存,那么要映射4G的内存就需要1M项表项计算:内存是4G就是2^32次方,表的每一项可以映射4K内存,所以/4096就得到项数了;再/1024就是1M那么这个分页表就要4M,而且4M还是要连续的,那就是创建一个进程就要给4M来坐标,还必须是连续的


[*]
[*]内存隔离

内存隔离就再来一张表,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分页表,这样就内存隔离了,所以每创建一个进程就要4M的内存做表而一个进程并不会用到4G内存,它可能只用了一个G,那么就算它只用1G,这个表还得给4M,这就很浪费,要降低表的大小.英特尔发明了一个新的数据结构,来作为分页表格式假设有个数组,下标是4位,下标就等价于线性地址 0x1111(线性地址) ~ 0xffff 它的下标范围就是0~15有个ary ={0,1,2,3,4....};那么查表就拿0~15来下标访问这个数组可以先给8项,不够得时候再加8项ary = {1,2,3,4,5....}xxxx (其他内存)ary = {8,9,10,11,12....}这时候这个下标就不能用了,内存不连续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这两个数组作为不同的地址,不连续的首先把0~15的下标拆分成 两位两位的,前两位作为第一个数组的下标,后两位作为第二个数组的下标,但是两位的话最多只能0~3,这就只能表示4项了那么就是 ary1 = {ary2,0,0,0} 0~3xxxx (其他内存)ary2 = {1,2,3,4} 0~3要访问2的话首先通过前两位下标拿到ary2的地址,然后通过后两位来确定2的位置 也就是下标为0x0001就是拿前两位查ary1,得到第二个数组地址,再拿后俩位确定数值通过这样的设计数组就可以不连续了,并且下标还可以用.拆成两份就够了四项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一个数组ary3 = {4,5,6,7} 0~3然后把ary3的地址写到ary1里ary1 = {ary2,ary3,0,0};那么假设访问5的话下标就是0x0101还不够的话就一直加,如果把ary填满的话,刚好就可以放0~15项,同时也可以不连续了不连续的话就代表一开始只给写一个表啊,然后再往后加,填满了以后再往后加但是如果都填满的话,这个表就比原来直接做表更大了,但是不会大很多.而且进程基本上不会用到4G内存.所以就巧妙的减少了表的大小


[*]分页表格式
页目录表叫Page Directory Table;缩写为PDT页目录的每一项叫Page Directory Table;缩写为PDE页表叫Page Table;缩写为PT 页表的每一项叫Page Table Entry;缩写为PET 虚拟地址等价于线性地址;假设有一个虚拟地址是0x00401123假设映射的物理地址是0x1000,因为是以页为单位的,那么分页表只需要描述线性地址页首地址在物理地址的那个页首地址,查到物理页的首地址后,再加上它的偏移就能算出物理地址了就是LA(线性地址)和PA(物理地址)都是以页为单位管理的,没有必要描述LA的内存偏移,只需要描述LA的页首地址在PA的那个页首地址,而这个偏移就等价于物理地址+偏移.所以就可以认为任何一个线性地址的低12位作为偏移,它必然也等于物理地址的偏移.线性地址的低12位= 物理地址的低12bit比如有一个内存地址是804e3a42,那么这个内存的物理地址的低12位必然是a42在表里只描述页首地址的映射就可以了


[*]页目录表和页表格式
页目录表和页表基本上是一样的格式,只不过在某些标志位上可能有些差异.最低位就是P位:就是存在位;0表示不存在,1表示存在R/W(1bit):内存权限位;0表示可读可执行,1表示可读可写可执行;                  这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任何一个地址都可以执行代码和写入的原因.当时调试器的内存断点其实就                  是把P位给0了,让它无法访问了.因为无法把内存改为可写不可读U/S(2bit):用户User和系统位System;就是0环和3环Address of page table(20bits):高20位就是物理页首地址剩下的位暂时没啥用了


[*]CPU通过CR3寄存器来得知页表和页目录表的地址
[*]
[*]CR3可以拿到页目录表地址,然后就可以查出物理地址了;(分页表格式图)

[*]
[*]同理CR3如果是多核CPU的话,每一核都有一个

[*]模拟CPU查表流程
这个地址8003f010;CPU是如何从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 第一步先查分段表        这是代码段,所以是CS.得到CS为00000008,也就是选择子,所以CPU就会查描述符表第8项,查到之后就获取        到Base了,Base再加上8003f010   = 8003f010 然后观察是否开启分页了        查看CR0寄存器,看它的最高位是否是1;开了的话就有分页机制查看CR3寄存器        获取到页表首地址(00039000);CR3指向的是物理地址;(!dd可以查看物理地址)        在驱动里的话要通过MmMapIoSpace函数映射一个物理地址        MOV EAX, CR3;MmMapIoSpace(eax)线性地址低12位保持不变,然后把中间拆成两个10位        8003f 010 => 8003f =>   10 0000 0000 00 0011 1111         其中高10位是页目录表的下标.页目录表的索引就是 0x200        页表项的索引就是 0x3f然后开始查表        !dd 39000 + 200 * 4;页目录表首地址 + 索引 * 4        #   39800 0003b163 004009e3 0003e163 010009e3    #   39810 014009e3 018009e3 01c009e3 020009e3    #   39820 02405963 02406963 02407963 02408963首先先看最低为是否有效        有效说明存在页表,然后拿高20位补3个0就是页表首地址;0003b => 0003b000在查看页表        !dd 0003b000 + 3f * 4    #   3b0fc 0003f163 00040103 00041103 00042163    #   3b10c 00043163 00044163 00000000 00000000    #   3b11c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这样就找到了物理页的首地址是0003f,然后再补上0 就是0003f000;并且最低位是3也就是0011所以最低位就是1 ,表示内存是有效的,并且是可读可写可执行的,0是系统权限.解析低3位就够了.最后再加上偏移010,这样就得出它的物理地址是 3f000+ 010 = 3f010这就是CPU的查表流程.验证的话就直接 !db 8003f010 先查看线性地址的数据,然后再!db3f010 查看计算出来的物理地址,看这两个地址所查出来的数据是否一致也可以通过!pte来验证.!pte的意思就是给一个虚拟地址,让调试器来告诉我它的页表项和页目录表项在哪里!pte 8003f010;这样写,WinDbg就给出它的页表项和页目录表项地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WindowsX86内核08.内存隔离和分页机制